評論摘要(共 0 條,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評論
當前位置:濟南創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認證中心 → 創遠管理 → 企業管理
重視企業現場管理的主要因素
如果將企業視為一個整體的話,那么,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則是一個復雜的機制,沒有也不可能只對“生產工作”的管理而不對“管理工作”的管理。將現場僅僅理解為對生產現場進行管理,顯然是理論認識上的一種偏頗。不少行業或企業在制定考評標準時也忽略了這一點,只體現出對“生產現場”的考評,沒有或者沒完全體現出“現場”整體的考評。在制定或修訂標準時應充分考慮到“現場”的覆蓋面,否則,“現場”概念上模糊不清,必然造成現場的不完整,結果將是事倍功半,影響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這是首先要加以解決的。管理管理管理管理
作風上改觀。企業現場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在提高工藝、工序質量、提高人、財、物的合理流向,提高文明生產的程度上,應施以立體的、多維的、全方位的管理。因而說,優化現場是全員性任務,是一個企業內全體職工的任務。管理管理
首先要求運行工人和檢修工人對各自的生產崗位加強管理,增強管理意識,嚴明工藝紀律等。這點不難理解。改變工作作風,重要的是各級各層次的管理人員。從正確的“現場”概念出發,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員不僅對構成現場的要素進行管理,例如人、機、料、法、環、信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員都必須經常深入到所管轄的第一線進行現場。從“對”現場的管理到“到”現場的管理,兩者都是不可缺少的。然而現實情況中,生產現場很少能看到管理人員。管理管理
實踐證明,經常深入第一線可取得及時、準確的信息,經過思維,獲得了第一手資料。運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個周而復始的認識論公式,各級管理人員、各項專業管理均能從中積累經驗、鍛煉自身,檢驗自己是否適應生產發展需要,從而作出正確的決策。
實際工作中,企業決策層領導深入第一線雖然比起一般管理人員要多一些,然而也都是一般的走馬觀花式,一般管理人員深入基層則更少,整天留在辦公室,無事寧愿上網、看報、聊天,被稱之為管理層“流行病”。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的愛德華•卡爾遜不但是位高明的決策者,而且每年旅行20萬英里,到公司下屬的各個基層巡回視察。該公司管理階層也有種流行病,管理人員不愿出去走動,聽聽批評意見,造成一種把自己孤立起來,讓自己被“對自己唯唯諾諾、不敢道半個不是的人包圍起來的傾向”?栠d把這種病稱為“企業癌癥”。一位有效的管理者,必須在他的活動領域的兩極都是能手:一極是處于最高抽象層極的思維;另一極則是處于具體最普通層的行動。美國的企業學家越來越推崇“有形管理”的方法,很值得我們深思。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