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小字體
增大字體
作者:本站 來源:本站整理 發布時間:2025-06-23 17:12:23
生活飲用水檢驗檢測實驗室的建設需滿足國 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及相關檢驗方法(GB/T 5750)的要求,核心要求涵蓋人員配置、場地安排、技術設備、工作環境及預算等方面,具體如下:
一、人員配置要求
專業資質與數量
檢測人員需中專以上學歷,掌握水環境分析、化學檢驗等專業知識,經培訓取得崗位證書。
42項常規指標檢測能力的實驗室需配備6名專職檢測人員(20項指標需3人),包括理化分析、微生物檢測、大型儀器操作等崗位。
人員需通過崗前操作考試,內容涵蓋微生物指標、重金屬、消毒劑余量等關鍵項目。
分工與職責
實驗室主任統籌管理,理化檢驗員負責常規指標(如pH、濁度),微生物檢驗員專攻菌群檢測,大型儀器操作員維護精密設備。
二、場地規劃與功能區設置
功能區劃分
核心實驗區:
理化室(≥30㎡):進行常規理化分析(pH、重金屬等),需配備通風櫥、洗滌設施。
微生物室(≥20㎡):要求無菌環境,設預處理的準備間、培養間、無菌操作臺及紫外滅菌設備。
精密儀器室(≥20㎡):放置原子吸收光譜儀、離子色譜儀等,需防震、防電磁干擾。
輔助區:
天平室(≥8㎡)、藥劑室(≥10㎡)、水樣儲存間、高壓滅菌房,以及辦公區(辦公室、資料室等)。
布局原則
理化區與微生物區分開,避免交叉污染;氣瓶室獨立設置并遠離火源;通風系統需上送下排,廢氣排放口設在屋頂。
三、技術設備配置
關鍵儀器清單
微生物檢測:超凈工作臺、高壓蒸汽滅菌器、生化培養箱、菌落計數器。
理化分析:
原子吸收光譜儀(檢測重金屬如鉛、鎘);
離子色譜儀(陰離子如氟化物、硝酸鹽);
氣相色譜儀(有機污染物如三鹵甲烷)。
現場與輔助設備:便攜式濁度儀、余氯測定儀、超純水機、恒溫水浴鍋等。
[1] [2] 下一頁